3044永利官网vip

搜索

【追赶超越】以教兴产 以产促教 信息工程学院加快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日期:2024年06月11日 17:52 作者:冯治东 郭红波 审核:张峰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封少博 审核: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为了探索一套适用于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企业、学校需求目标相统一以及产教深度融合,打造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形成现代产业学院迭代创新的“榆苑实践”。近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一支由12人组成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与快速推进团队,成员包括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授、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和班主任等,为学校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按下“加速键”。

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数字产业订单班、地理信息系统C++订单班、华为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鸿蒙软件应用开发微专业”的方式实现产业学院2.0建设。我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筹)是信息工程学院在调研华为、百度、科大讯飞、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山东水发人才集团、西安文理学院数字产业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产业学院等30多家企业、高校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于微专业以及多个校企合作数字产业订单班,于2024年2月开始筹建并拟于2024年7月正式挂牌运营。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我校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大趋势,联合“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同创新,与行业、区域龙头企业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1+N+M+1(1家牵头企业+N家合作企业+M个专业+ 1个政府部门)型现代产业学院,采用四层次课程包的方式把产教融合课程、项目化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开办订单班和微专业的形式开展产业学院建设,以就业数据分析、测试类等通用技能岗位和IT行业售前、售后等服务类岗位进行分层次、差异化、应用型(与双一流高校区分)培养,是我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深层次变革的重大举措。

1.以订单班实现“产业-专业-课程集群”敏捷对接

产业学院覆盖榆林市10大重点产业链,面向信息工程学院4个专业招生,将企业岗前培训与企业职场引入校园。学生从第6学期起以定制班的形式进入产业学院(专业课程与集中实习可进行学分置换),经过1-2个月的培训,2-6个月的顶岗实习(带薪)后与意向企业直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对企业、职业的认知缺失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前置,加大学生与企业的黏性,使企业能够招收到稳定的即插即用型人才,人力资源成本大幅降低,最终形成高质量就业+高素质人才的校企合作双赢局面。2024年,产业学院合作的企业有中国银行、中国电信、贝塔斯曼、迈瑞中国(苹果)、博彦科技等100余家优质企业,明确了合作模式,得成了多个合作共赢点。2024年订单班拟面向3044永利官网vip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大三)同学招收企业定制班。

进入订单班的同学可享受企业顶岗带薪实习(3-8个月),工作直签的待遇,订单班信息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产业订单班招生简章(https://xxgc.yulinu.edu.cn/info/1059/2214.htm)。为了实现国产化软件替代,并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GIS软件开发人才,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合作,推出地理信息系统C++订单班。订单班信息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地理信息系统C++订单班招生简章(https://xxgc.yulinu.edu.cn/info/1059/2215.htm)。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不仅拥有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还具备先进的GIS技术和强大的专家团队。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将与其紧密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相连。通过订单班,公司提供实习,实习期月薪2000-3000元,并提供住宿。正式录用后,月薪可达15000-40000元。

2.以微专业建设打通学生精准、快速就业通道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交叉融合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微专业建设应运而生。

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由信息工程学院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微专业建设规划设立的积极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是专业之外人才培养个性化方式的有效补充。微专业设立遵循面向产业发展方向广阔、需求重大、学科融合、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整合跨学科师资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第二课堂小班化教学、广视角递进式创新培养等超常规培养方式优势,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重大软件战略需求,开设“鸿蒙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专业基础班和“鸿蒙软件应用开发微专业”高级班,通过4门课程(共12学分,含项目实战),培养学生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知识获取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学生修完本微专业后,可在信息产业、文化教育、政府机构、国防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分析、智能软件应用与推广的基本工作。微专业课程由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等共同设计和制作,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以丰富的实验案例让学生切实掌握开发技术,最后通过综合项目让学生真正掌握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相应的企业开发技巧。目前与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合作,形成600多人岗位需求。

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信息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鸿蒙软件应用开发微专业招生简章(https://xxgc.yulinu.edu.cn/info/1059/2213.htm)。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信息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招生简章(https://xxgc.yulinu.edu.cn/info/1059/2212.htm)。百度松果微专业信息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百度松果人才培养菁英班招生简章(https://xxgc.yulinu.edu.cn/info/1059/2219.htm)。

3.以产业学院建设强化产教融合课程开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筹)通过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行业通、岗位通、数字职业导师)、大二的专业认证课程包(各类企业资格证书)、大三的订单班岗位培训课程包(产教融合课程、项目化课程)、大四带薪实习+企业直签,同时将企业岗前培训与企业职场引入校园(子洲楼)。学生从第6学期起以定制班的形式进入产业学院(专业课程与集中实习可进行学分置换),经过1-2个月的培训,2-6个月的顶岗实习(带薪)后与意向企业直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通过实习前置,改变传统的大四实习模式,使每年8月之前要实现大三学生签约率60%以上;通过调研用人单位需求,然后倒推课程,修订培养方案,形成高质量就业+高素质人才的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4.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

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组建大团队,专班跟进,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3044永利官网vip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筹)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1)董事会/理事会

董事会/理事会由学校分管领导、各院系领导、企业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为产业学院的发展制定长远规划,对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组织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研究,提出建设与发展目标;负责审议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组织、指导各专业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开展学校与产业合作研讨会;完成学校委托的其他工作。

(2)产业学院班子成员

设院长1名,副院长4名,根据不同合作模式另行商议。

主要职责:负责落实董事会各项决定;管理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营相关工作小组;指导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审议各工作小组相关制度等。

(3)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各合作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导与企业技术主管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结构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建设解决方案;定期开展专业研讨会;指导、协助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审议新设专业;完成直管院系委托的其他工作。

(4)人才服务组

由各个学院副书记、就业专责、辅导员、企业HR、企业用人部门主管、职场管理经理组成。

主要职责:对产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供企业需求信息;为专业建设相关学生提供专业认知、企业介绍、人才建档、职业测评、职业指导、实习对接、就业推荐、职场服务、就业跟踪等服务;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供用人企业反馈信息,为学生就业和薪资发放提供帮助。

(5)教研组

由学校专业建设相关教研人员、企业技术专家、企业讲师组成。

主要职责:从事先进工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围绕应用型、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导实际教学工作开展;参与专业建设;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定;负责教学资源、案例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

(6)质量管理组

由学校教学质量监管部门、招生就业处、企业部门经理组成。

主要职责:建立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制定相关绩效考核办法;编制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负责相关专业师资建设,建设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负责对教师、学生、教育模式的评价。

(7)技术组

由学校信息中心教师、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教师、学校各专业负责人、企业技术专家、企业讲师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合作企业项目与研发需求的发布与管理;负责职场实践场地的各项技术保障。

(8)安全管理委员会

由学院及合作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各专业师生开展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分析安全管理形势,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监督、指导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安全奖惩提出意见;完成其他安全工作。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突发事件处理中心,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

(9)综合办公室

学院办公室和企业内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产业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产业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相关专业的教务管理;负责相关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

5.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保障体系

(1)学习流程

1.大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以及职场认知实习。

2.大二:微专业学习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认证学习+考证。

3.大三:定订单班岗位培训。

4.大四:带薪实习+企业直签。

订单班:学生根据个人意向选择希望去的企业进行报名(每人可以选3家岗位相近的企业),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行业组成订单班。学生在产业学院学习过程中由企业方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与相关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以及实习协议(第6学期),顶岗实习期满后由企业与学生签订正式合同(第8学期)。

培训内容:拟就业开发岗的学生进行4个月的技能强训+岗前培训,拟就业数据分析、测试类等通用技能岗位的学生进行1个月的业务技能培训+岗前培训,拟就业售前、售后等服务类岗位的学生进行业务流程培训+岗前培训。

(2)经费保障

企业的岗前培训费用、学生的交通费、培训补贴、实习工资、日常管理费用均由企业支付。学院的职场改造费用由项目发包方企业支付。学生的电子档案建设费用、体检费用、集中实习、宣讲费用由学院实习经费支出,微专业建设经费申请学校解决。

(3)场地保障

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整合现有科研、实验办公室,申请学校划拨子洲楼3-5个房间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办公室,保障实训以及办公场地充足。

(4)人员保障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筹备组由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12人组成。信息工程学院由院长张峰负责落实具体事宜。

(5)培训师资保障

信息类专业技能培训(鸿蒙微专业)由华业、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长期合作企业完成并交付,业务培训与岗前培训由订单班企业提供。

(6)合作企业保障

目前产业学院联系的订单班合作企业均为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就业企业质量与岗位均有较大的保障。

(7)可持续性保障

1)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所有运行费用均由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费用支出,学校只支付学生的生产实习费用,用于学生电子档案建立以及体检,无需学校提供大量的运行经费,微专业建设需要投资一定的软硬件平台建设费用,申请学校解决,校园职场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会为学院提供一定数量的企业横向课题,能够满足学院到账需求,因此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完全能够实现市场需求,产业驱动,自给自足。

2)合作企业均有较大的数字化转型、信创国产化等需求,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应用型人才,能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出口。

3)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的人才为工科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需紧扣市场,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真实的市场数据。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快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快速反应机制。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下,传统经济业态伴随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已经发生质的飞跃,这对高校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微专业的设置,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应能够根据经济业态的变化而快速变化,以达到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

企业以逐利为目标,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因两者诉求不同造成产、教“两张皮”的问题。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有着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信创国产化的需求,而培养具有上述背景的人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针对以上问题,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创国产化为切入点,探索具有数字化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目前多数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采用,政府、学校投资,第三方培训,企业用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一但政府、学校的投资停止,产业学院将无法进行运转。我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将采用订单培养+校园职场+实习前置的方式。一方面将企业的需求转化为订单班,将所有企业培训内容前置,另一方面建立校园职场,将企业的初级业务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提前介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同时企业提供的业务以及横向课题能够为产业学院带来一定的运行经费。实习前置能够让学生更早接触企业职场,与企业增加黏性,提高其入职转正的机会。这套运行机制能够使产业学院自我循环,从而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我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将进一步实践微专业+产业学院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推出1-2个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微专业,例如电力物联网(物联网工程专业+国家电网订单班)、大数据应急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中国电信订单班)等。联合100家华为下游企业共同打造智能煤化运维工程师班,定期举办100家华为下游企业人才需求论坛,为能源、化工企业培养高级信息化运维人才;形成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机制,并根据目前行业、企业需求修订2022版人才培养计划,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微专业建设,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以及校园职场的建设,继续探索自循环的产业学院运行模式;通过跨学院、跨专业、跨学校的合作,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在同类院校中进行推广,形成稳定可靠的模式。

上一条【追赶超越】新突破!3044永利官网vip在“挑战杯”竞赛中斩获3银8铜 喜获“优秀组织奖”!
下一条我校召开迎接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部署会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