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永利官网vip

搜索

【追赶超越大家说】高度契合榆林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区域发展战略、助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

日期:2021年03月30日 17:31 作者:陈小辉 来源:教务处副处长 编辑:尚莹 审核: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建设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榆林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作为榆林市唯一所本科院校,只有更加准确的融入地方发展战略,满足地方社会需求、支撑和引领地方产业升级发展,才能更有效和直接地得到地方政府全方位的支持,实现学校跨越式追赶和动车式发展。

一、高度契合榆林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当代高校的首要职责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3044永利官网vip如何把这一职责落到实处,首先要明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榆林市2020年的GDP总量为4089亿,仅次于省会西安,超过相邻宁夏自治区GDP总量3920亿,人均GDP远超西安直逼北上广。当前榆林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2021年第一季度5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2123亿元,涵盖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高端能化、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机遇,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我校作为榆林市区域内唯一本科高校,2020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159人,抛开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不说,单就人才供给规模和区域产业规模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深刻明白我们是在为谁培养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以榆林的需求为导向,根据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支撑,互相融合、互为促进。

二、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助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我们第二步如何培养人给出了答案。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其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新形势和新格局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产教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必由之路。

1.学科专业结构转型,形成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我们的每一个专业都要深入相关行业企业,主动对接地方战略发展需求,在招生、培训和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深度的合作,以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特色农牧产业和智能化产业等等重点行业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高度契合产业链特色,符合岗位群需求,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一流专业和专业群。

2.课程体系转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更好符合榆林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所以必须按照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需求,推动课程设置与特定产业标准对接,教学组织与生产工艺对接,构建“学校课程+企业实践”双轨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

3.教学内容转型,编写特色化教材。榆林及周边区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炭和化工全产业链的工艺和装备,如何把这些优质的资源引入教学,引入课堂?我们必须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将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引入课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打造一批创新型实践课程指导书、教学讲义、教材等标志性成果。

4.教学过程转型,校企深度融合。目前学校已经与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华为公司、达内集团、新道科技、北元化工等国内知名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下一步学校将强化学校与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嵌入式课堂、企业课堂、校企双导师、企业人才班、订单班、产业学院和二元制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探索实施订单式、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创新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校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5.质量保障体系转型,内外联动提质量。地方院校要取得更加高速的发展,必须开放办学,从社会各界获取各种支持和资源,当然在获取支持的同时也必须让社会力量参与我们的学校内部治理,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建立一套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参与的治理和评价体系,特别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关的评价及保障制度,包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考核与评价,课程评价、毕业生专业能力评价、就业质量评价等;只有让企业真正参与我们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证他们能够收获高契合的优质人才,我们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才能共赢和多赢,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6.师资队伍转型,双向交流强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学校将建立教师企业挂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关制度,支持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在各专业设置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通过嵌入式课堂,企业课程进校园等方式引入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研发人员,通过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带队我校教师队伍整体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三、凝练学校特色创优质品牌,实现动车式发展

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响亮的品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兄弟院校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落实转型和升大。地方性既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只有深度挖掘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优势领域和特色元素,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联合发展,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形成发展优势。

1.构建与区域产业相一致的特色学科、专业群。学科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对接区域的产业链布局,对于榆林及周边区域来说煤炭产业、化工产业、新材料、有色金属、特色农牧业等就是核心产业,我们必须围绕这些核心产业培育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群,联合打造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联合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联合参与各级各类学科及创新性竞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与针对性,才能形成我们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学校要探索人才供给侧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良性、快捷支撑机制,真正体现地方院校的地方产业造血和支撑能力,甚至是对区域产业的引领服务能力,让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供给和技术研发基地。

2.发展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学校要依托陕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陕北民歌博物馆、3044永利官网vip校史展览馆、绥德师范学校校史展览室等优质文化平台,充分挖掘陕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对陕北红色文化、陕北剪纸、陕北民歌、陕北窑洞文化、陕北石刻、陕北民俗和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陕北特有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把陕北的特色历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给我们的学生打上鲜明的陕北文化和陕北产业的LOGO,助力我们的学生在学科竞赛、创业就业中亮出特色牌,形成特色优势;同时开展技术攻关、文创策划,文化工艺品设计等项目研究,扩大文化、技能交流,为榆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做出贡献,努力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标志成果,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上一条【追赶超越大家说】为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下一条【追赶超越大家说】解放思想办特色 追赶超越提质量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